370章 晚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八百里加急, 杨彪的死讯送到了杨修的手里, 杨修日夜兼程地赶回洛阳, 第一件事便是入宫与曹盼请罪。

只是父亲落得如此的下场, 杨修亦是悲痛, 但是杨彪做的事, 杨修羞见于曹盼。

只与曹盼磕头, “陛下,臣有负陛下的信任。”

他以为,他已经说服了杨彪, 没想到,没想到杨彪最后竟然会这么的坑他。但在最后,杨彪又用自己的性命为他证明清白。

曹盼走到杨修的身旁, 亲手将他扶了起来, “德祖不必如此,朕知你之心, 从不疑你!”

杨修泪满盈眶, 唤了一声陛下。“杨太尉做的是杨太尉做的, 与你并无干系。德祖违背太尉之志, 一心助朕, 助大魏, 朕都知道。”

一句朕都知道,更叫杨修泪如雨下,“臣谢陛下, 谢陛下!”

怎么不谢, 就杨彪做的事,诛杀满门都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曹盼因顾念杨修,至今不动杨门一人,杨彪之死,也只是他服毒自尽,非曹盼所为。

曹盼道:“回去料理太尉的后事吧,旁的事,暂且放着。”

“谢陛下!”杨修再次与曹盼叩首,曹盼点了点头,目送杨修离去。曹恒一摇三摆地从里头走了出来,走到曹盼的身旁,曹盼抚过曹恒的头,“阿恒,你要记住,一心为你尽忠的臣子,万不可伤了他的心。杨修杨德祖,以后必会成为大魏的肱骨之臣。”

曹恒听着目光闪了闪,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而杨修回到府上,面对杨彪已经凉透的尸体,痛哭不矣,其妻与杨修道:“父亲留了信与郎君。”

杨彪又不是傻子,他既能服毒自杀,说明其中的事他心里清楚,清楚着,该安排的早便已安排。

那么一封信,杨修打开看着,杨彪并没有多说什么,只那么两句话,“大汉已亡,我早该随大汉一同死去。对你不起,为父来世再还你。”

来世,狗屁的来世,连眼下的都做不到,怎么敢求来世。

杨修哪怕心里一句一句地说着这样的话,依然哭成了泪人,他想起了小时候是父亲教他写的第一个字,是他教他识的第一个字,也是他慢慢的教他如何识清朝局。

原本他们父子的关系极好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好?

大概是他下定了决定要追随曹操,与他的志向相悖之后,他们走的不是同样的路,各自容不下各自,也各为主,各为其志。但是,他们都同样想要保护对方,他哪怕说过再狠的话,也只是想要杨彪可以改变,不再坚持那份复汉的心思。

可是啊,哪怕到死,杨彪都没有放弃,没有啊!

杨修跪在杨彪的灵柩前,哭得像个泪人。

司马家与陈家作为挑起内乱之首恶,午门斩首之后,相关之人,如那长安之内同样蠢蠢欲动,却叫司马末与秦无彻查之后,人证物证确凿呈上,曹盼朱笔批下,为乱大魏,通敌叛国者,诛!

如此,又是一波杀戳,直杀得世族们皆是心惊胆颤。

也在这个时候,纵杨修已丁忧在家,有人上折参杨修治家不严,其父杨彪与司马懿还有陈群勾结,意图乱北方各族,还有参秦无于长安时私自出兵,中诸葛亮之计,令大魏损失惨重,请曹盼秉公办事。

“秉公办事。你们是想让朕如何秉公办事杨氏,诛杨氏满门?”曹盼面对参杨修的人,直接地问。

“陛下彻查通敌叛国者,杨氏一门,其罪不亚于司马懿与陈群等人,杨彪纵死,也当严惩。”那人似是与杨氏有仇,听听这话,哪怕杨彪死了,这还不打算放过了。

曹盼道:“严惩是打算让朕将杨彪的尸体五马分尸?还是将杨氏满门,连着杨修杨德祖在内都推出午门斩首?”

有意见提意见好啊,曹盼再问!那人哪怕再傻也听出了曹盼话里透露的恶意,半天答不上话来。

“参杨修之前,你可知北地与各族约法三章,是杨修在被匈奴掳去后,刚刚脱困便前往各部达成的?你可又知,朕如今诛杀的通敌叛国者,皆只诛首恶,并没有累及满门。朕听着你的意思,是觉得只诛首恶不够,而是要尽诛满门,或者,夷三族?”曹盼一个又一个的问,那人一听立刻地跪下了,“陛下,臣无此意,臣无此意。”

开玩笑,曹盼的话音刚落,满朝的世族们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他,显然他要是敢应一声是,下一个被剥皮抽筋的人就是他。

曹盼冷冷地一笑,岂不知此人因何如此,知道那又如何!曹盼道:“朕以为,杀司马氏与陈氏满门足够震慑了,所以其他参与通敌叛国者,朕只诛首恶,不罪及其家人。诸卿都不说话,朕还以为你们都觉得朕这般宽宏处置挺好的,原来,竟不是?”

“陛下,陛下多虑了。陛下网开一面,臣等皆明白陛下一片仁厚之心。杨中书令之事,首恶者杨彪已服毒自杀,杨彪所做与杨中书令并无干系。”崔琰出列十分肯定地表示对于曹盼没有大开杀戒之事非常的高兴,所以也不希望曹盼再挑起杀戮。

“诸卿与崔公的想法一般?”曹盼并不因崔琰开口就那么简单的把事情掀过了。

一眼掠过下头的诸臣,尤其是世族出身的人,世族联姻,那叫一个复杂,每一家里头都有可能是自家的亲戚,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于曹盼只诛首恶而松一口气的原因。

“臣等附议。”众人赶紧的表态,生怕晚了一步惹了曹盼不高兴,大开杀戒。

曹盼轻哼一声,“如此,你们最好都记住一句话。于己不施,勿施于人。想要借朕的手杀谁灭谁,除非你们的敌人如同司马懿与陈群一般,犯下的是为祸大魏之事,否则,不要轻易的开口。朕容你们有私心,但是在你们的私心之前,给朕摆正了你们的公心。”

“杨彪纵有千万般的不是,但杨修为朕安定了北方,这份大功也足能抵了杨彪做的事。为人臣者,如杨修一般思为朕尽忠,为大魏尽力办好了事,朕自会记着。该办事的时候不办事,事后鸡蛋里挑石头,朕许你们一回,但是,不要再有第二次。”

一眼落在那参杨修的人身上,那人被曹盼极具威严的一扫,一凛而连忙地跪下伏首道:“臣记下了,臣记下了。”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哪怕你担不了,但是也别一天到晚的想把那些能为朕分忧的人给拉下马。朕能容你们不作为,但你们也要记住朕的底线,不要挑拔离间。你,官降三级!”曹盼指着那人下了一道令。

这是杀鸡儆猴,一个个都明白,偏偏这出头鸟听着曹盼的话,触及曹盼的目光,一个求饶的字都说不出来,只能赶紧的谢恩,“臣,谢陛下!”

“陛下,秦尚书之事!”杨修之事,曹盼说到这份上了,没人敢多说,但是秦无确实是违令私自出兵,至使大魏损失惨重。

“杖八十,降为士卒,兵部尚书之位由夏侯叔叔暂时代掌。”曹盼一丝要维护秦无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开口就是杖打夺去官。“立刻下诏。”

秦无对于这样的处罚没有二话,是他之过,曹盼如何处罚他都无二话。

而杨修听说此事之后,跪下朝着洛阳宫的方向三叩首,万分感谢曹盼的信任与维护。

许多人听到曹盼这一番话,皆叹曹盼之胸襟,“此生得遇明君,三生有幸!”

谁人做事敢打包票说能把家里人都管得老老实实的?当你在外头为了君王绞尽脑汁时,因为一时管家不利,最后家里的人出了丑事,因家人之恶而被牵连,君以自惩无可厚非,但君念你之功,而饶你一命,是不是在天子的眼里,你的忠心比起你家人的不忠来,他更看重。

这样的天子,谁会不愿意为她卖命呢?但只忠心为其,为大魏,别的过错其皆可容之,这是何等的昭示,又需何等的胸襟才能做到。

曹盼借着杨彪之事,又收拢了一波人心。但在蜀汉,成都,诸葛亮奉诏回到了成都,面对刘禅,并无二话,直接地跪下,磕头,一个接一个的磕。

刘禅吓了一跳,赶紧的从皇座上走了下来,“相父,相父你这是何故?”

“陛下疑臣对大汉之忠心,请陛下将臣赐死。”诸葛亮说完了这一句,接着又是一通磕,刘禅惊悚地道:“没有,相父,朕没有,朕真的没有。”

诸葛亮道:“若非疑臣之忠心,陛下因何急召臣回来?”

“朕,朕就是想相父了,真的,绝没有不信相父。”刘禅顿了顿,目光直往一旁的李严身上飘.

如此之举动,还再说些什么吗诸葛亮什么都不说,再次直接地磕头,刘禅见他那额头都渗出了血来,惊得直颤地唤道: “相父,相父!”

急得都快哭了,诸葛亮道: “请陛下告诉臣,究竟为何要将臣召回”

刘禅半天说不出话来,而李严在一旁道:“丞相为何对陛下如此咄咄逼人?难道陛下召丞相回朝还需要什么理由?”

诸葛亮一眼看向李严,李严一脸大义凛然的模样,诸葛亮道:“陛下已经不信臣了是不是?”

“没有,绝对没有。相父,朕都知道,相父一心为大汉,一心要重振大汉,收复中原。但是那魏帝非同一般,相父与之斗智斗勇,朕是真的心疼相父。”

刘禅立证自己真的没有不相信诸葛亮,诸葛亮摇了摇头,“陛下可知,在臣赶回成都之时,魏帝已经将司马懿等有心助汉室之人,尽诛了。”

对此,刘禅是真不知道,呆呆地看向诸葛亮,诸葛亮道:“陛下可知,此次能拿下陈仓,正是因为有司马懿等人联合不满魏帝之人,里应外合,方夺得陈仓。再有他们在洛阳与魏帝为乱,如此机会,随着他们一死,再无可能。陛下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刘禅自然是不知道的,若是知道他又怎么会做这样的蠢事。

“相父,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了再打一回就是了,相父不必记挂在心上!”刘禅这般地劝着诸葛亮,诸葛亮看着他那无所觉的模样,心中之悲意无法抑制。

“陛下,论国力,大魏兵强马壮,这一次我们没能一股作气攻下长安,再也没有下次了。而且马谡被擒,如今生死未卜!”

有人提醒了这么一句,刘禅一脸的惊色,“马谡将军被擒了?”

眼睛直往李严那儿瞟去,这事刘禅是真不知道。诸葛亮道:“臣再问陛下一回,究竟是何人让陛下召臣回来的?”

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刘禅这下的眼神更是闪烁了,直往李严那儿瞟去。

“来人!”事已至此,诸葛亮也无意再多说其他,一声令下,魏延带着几个将士走了进来,惊得刘禅直唤了一声相父,诸葛道:“将李严拿下!”

李严一听下子跳了起来,“诸葛亮,你这是要做什么?”

诸葛亮看着李严道:“你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乱君之心,其心可诛。着将你贬为庶民。”

李严大惊,“诸葛亮,你凭什么?你我皆是先帝托孤重臣,你凭什么将我贬为庶民。”

“若非你与我同是先帝托孤之臣,就凭你与魏官往来,为一己之私,而让陛下下诏,于此大好的时机将我调回,岂止是将你贬为庶民而已。”诸葛亮冷声而平静地道来。

李严一惊,看向诸葛亮,诸葛亮道:“魏官,扬州刺使杜子唯,你敢说你与他没有往来?”

连杜子唯的名字都说出来了,显然此事诸葛亮一清二楚,诸葛亮将一份东西与李严拿来,“要看看吗?这是魏帝让人送来的书信?”

莫说是李严了,刘禅也十分惊讶,魏帝让人来蜀地,竟然还都告诉诸葛亮了,魏帝她这是何意?

“魏帝,她敢这样写信来告诉我,是在讽刺我,也在笑话你李严。你可知我非不思于魏国之内挑拔离间,但是除了司马懿等世族,魏帝之重臣,无一不对魏帝忠心耿耿。”诸葛亮提到这里,眼中的悲痛止不住。

李严,李严无可反驳地低下了头,诸葛亮也不想再说了,吩咐道:“带下去!”

面对无话可话的李严,刘禅自然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相父,魏帝,她是一介女流,果真就那样的厉害吗?”刘禅是从小听着曹盼的故事长大的,无论是他的父亲还是身边的将军,个个都对曹盼讳莫如深,言语之间皆是恨不得将之除之而后快。

诸葛亮道:“臣若与之相斗,无论斗智或是斗勇,皆不过五五之数。”

五五之数,那就是胜负未定了,刘禅更想到了另一件事,魏帝,那是相父的妻子。

相父一生没有另娶她人,正因为他已经有了魏帝。但是,夫妻敌对,互不能相容,刘禅不明白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陛下放心,穷尽臣之一生,臣也必为平定中原而战。”后面一句,诸葛亮没有说出来,若叫曹盼听到,却是知道他那未出口之言是什么。

为平定中原,不死不弃。

至于被秦无所擒的马谡,长安已定,城中那作乱的世族也都肃查干净了,秦无与司马末皆准备要回洛阳了,曹盼却对马谡并无兴趣,无诏令让秦无带回。

“捉到的人,放了太可惜了。”秦无虽然被撤了官,杖八十躺了半个月才能下床,曹盼也只生气他这一回不听话出手致使将士惨死,调回去放在眼前好好的训。秦无也明白,并无半分的焦虑。错了挨罚,理所应当,所以这会儿并无异常的跟司马末嘀咕,司马末摇了摇头道:“不能放!”

“陛下又不让带回洛阳。”秦无看了司马末一眼提了曹盼对于这人的冷淡。

“关在长安便是,若是诸葛亮有本事来长安将他救走,那就是他能耐。”司马末这么给出了主意,秦无一听也是,“那便关着吧。”

既然说好了,那就赶紧的回京吧,快要过年了,回到洛阳将该办的事都办好。

而于此时,因卞氏到了洛阳,万事皆定,曹盼也就让曹彰还有曹植都拖家带口的回洛阳过年。

当然也不止他们,曹氏与夏侯氏的人,但凡有官阶的,曹盼都让他们回来。

一开始还没人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有人提句醒,曹恒。说来,曹恒已经周岁过了,过了年,那就算三个年头了,曹盼就这么一根独苗苗,会不会,曹盼现在就准备给曹恒选伴读?

虽然听起来像是那么回事,跟曹盼年纪相差不多的人还记得小时候曹盼那出彩,曹恒没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故而,本着要跟未来的皇帝打好交道的心理,但凡家里的孩子都带上了。

因此洛阳宫算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平娘给曹恒这穿衣服还与曹恒叮嘱了道:“小殿下不用怕,曹氏与夏侯氏都是殿下的本家,和自家的哥哥姐姐在一块玩,小殿下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

对于整个皇宫就她这么一个小孩,曹恒偏偏自小就安静得都不像个孩子,平娘一听说曹盼把两氏的孩子都叫进宫来,那是第一个表示赞同的。

“黑的!”叫平娘套了一身大红服的曹恒很是严肃地跟平娘吐了这一句,平娘一顿,“小殿下,你看你穿红色的多好看,黑色的太沉了。”

可惜哪怕曹恒小朋友很小,主意却很正,再次朝着平娘道:“黑的!”

平娘……真是比曹盼小时候还要不好糊弄!

最终,平娘只能给曹恒换上了一身黑色的衣裳。等牵着曹恒出去见曹盼时,曹盼也同样是黑色的打扮,曹盼立刻就朝着平娘道:“怎么,阿恒不肯穿红色的衣裳?”

郁闷中的平娘怏怏地点点头,曹盼冲曹恒招手道:“什么衣裳都行,阿恒长得好看,穿什么衣裳都看,哪怕是黑色的,也是平娘亲手做的。阿恒可喜欢了,是吧?”

曹盼哄着平娘,曹恒非常配地点头,“喜欢。”

半响又朝着平娘重申了一句,“黑色的!”

这主意正得啊,曹盼掩口而笑,平娘道:“红色的更好看。”

对此曹恒直接不回了,反正,她就是要穿黑色的,绝对不要红色,不要!

平娘见曹恒没有作声,她也算是看着曹恒长大的人了,哪怕不作声,她也知道曹恒的意思,再看了一眼一旁的曹盼,深觉得这母女俩都一样,都不是省油的灯。

想当年平娘也是不遗余力的让曹盼穿红色的衣裳,当时的曹盼那是扯出了一堆的理由,甚至把丁氏都给扒来了,最后终于从红色的衣海里逃脱了。

如今轮到了曹恒,对,人家是没曹盼的话多,嘴皮子也没那么利落,然而人家闷不吭声,穿衣裳的时候直接就是不肯穿红的,任平娘怎么夸怎么赞,那就是不肯!郁闷得平娘只能给她换了。

平娘刚要张嘴,曹盼已经抢过了道:“朕可什么都没教过她,她自己不喜欢与朕没有半点干系!”

这下平娘又要说话了,曹盼再一次地抢道:“阿恒虽小,朕也不能硬逼着她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所以,朕不能给她下这命令。”

话都不用说出来就叫曹盼一猜一个准了,平娘冲着曹盼吹胡子瞪眼睛的,曹盼赶紧的岔开话题,“自从阿恒出世之后,朕都多久没穿过平娘做的衣裳了?”

就这么一句,那是胜过千言成语,平娘赶紧的道:“奴与陛下做了一件新服,等过年的时候叫陛下穿上,一定好看。”

“嗯,那朕等着。”曹盼朝平娘那么一笑地说,扫了曹恒一眼,某个人精的小朋友把手放到曹盼的小手掌里,曹盼牵着她道:“走,去看看婆婆还有你那些叔父们,叔伯们,都到齐了没。”

话题都成功转移了再不走,等着平娘想起来吗?

平娘看着母女俩几乎一般服饰的背影,一下子惊醒自己刚刚在气的什么,想着曹盼如今还这般的哄着她,又笑了。她得要活得长一点,要把曹恒照看长大了,如此,将来去见娘子时,便能与她多说些曹恒的趣事。

曹盼一边牵着曹恒,一边与曹恒道:“如今带你去见的都是我们自家人,曹氏与夏侯氏,都算是我们的本家,细究起来,我们原本是夏侯氏的血脉,当年被曹氏收为承嗣之人,故而我们姓曹,身上却流着夏侯氏的血,这于曹氏与夏侯氏而言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所以,于我们而言,这两家都是一样的,不必厚此薄彼,用人做事,只看合不合用。”

“什么叫合用,什么叫不合用?”快一岁半了,曹恒话说得更利落,针对曹盼的话也能提出问题来了。

曹盼道:“所谓合用,比如平娘,你不喜欢红色的衣裳,她却想要你穿红色的衣裳,最后还是尊重了你的意思,给你换了身上的衣裳,知道尊重你的人,算是合用了一半。”

“那还有另一半呢?”曹恒再接再厉地问。

“另一半嘛,比如你站在那河水旁,你想从河水走过,明知你走过去得要淹死,拦着不让你过的人便算合用,若是不拦着的,便不可用。”曹盼指着一旁的河水那样的说,曹恒……

“同样的事情,虽然都是要依你的意,但不等于无论任何事都要依你的意。你这般小,很多事还不懂得判断,无伤大雅的,由着你便是,反之,明知你做错,于性命有危而不阻止你的人,你觉得这样的人要用?”曹盼引着曹恒自己思考。

这个问题听着好像很简单,但曹恒还是觉得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并没有回答曹盼。

曹盼道:“无妨,你还小,慢慢长大了,懂得的多了,将来会明白什么叫合用,什么叫不合用的。”

摸了摸曹恒的头,曹盼道:“你想不想要有人陪你玩?”

这个问题曹恒是可以回答的,曹恒道:“陪我玩是跟平娘一样吗?”

“不算是。平娘不算陪你玩,那是照顾你,他们嘛,跟你玩,会跟你吵架,还会打架,但是吵过了打过了,又能一起笑。”曹盼想了想小朋友在一起玩会怎么样,如此地回答曹恒。

吵架,打架,再一起笑!曹恒顿了顿,好像,那样的生活会很精彩呢。

“要!”曹恒非常肯定地回答曹盼,曹盼一下子笑了出来,“行,那你得让人乐意陪你玩才行。”

还要让人乐意?曹恒睁大眼睛地看向曹盼,显然没想到还要这样的!

曹盼道:“你如今是该玩该闹的时候,不过你自己没办法让人想跟你玩,想跟你闹,是不是你自己无能?”

旁听的燕舞实在是忍不住嘴角抽抽,不过是小朋友在一起玩而已,由曹盼的嘴里说出来,那是跟有能无能都扯上关系,要不要这么坑你女儿?

曹恒很认真是考虑了下,“平娘、静姝、燕舞,她们都愿意陪我玩。”

“那你以后就跟她们玩好了。”曹盼如此回了一句,曹恒皱了皱眉头,显然并不喜欢这样的答案。

“好了,你自己一会再考虑一下了要不要别的人跟你玩。”说话间,已经到了聚集了两氏族人的地方,已经有人注意到她们走来了,“陛下和殿下来了。”

一群人都站了起来,迎着曹盼与曹恒,“陛下,殿下!”

纷纷作一揖,曹盼抬手道:“诸位叔伯兄长都不必多礼,快坐快坐。”

曹盼笑得十分的亲切,对比起曹恒小朋友那张严肃的小脸来,实在是可亲许多。

对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到曹恒的人,瞧着曹恒都不约而同的只有一个念头,这位殿下与曹盼的性情相差甚远!

曹盼领着曹恒走到前头,卞氏已经搂着一个小女郎说着话,曹盼与卞氏见礼,“太后!”

“婆婆!”曹恒也跟着曹盼作一揖,脆声声地唤,卞氏笑着点点头,与曹恒招招手,曹恒倒是不犹豫地走了上去,“我们的公主殿下可是比陛下长得更好!”

曹盼已经坐到了卞氏身侧之地,听着这话笑道:“可不是,得亏了青出于蓝!”

听着曹盼如此可亲的与卞氏说话,如夏侯惇与曹仁皆是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总算太后与皇帝和睦,那对大魏而言是幸事,而无半分的不利。

曹盼看了看,一下子就注意到了一旁的一个妇人,她有孝在身,因着入宫见驾,穿得并不明显,然而仔细看还是能辨之的。

在她身侧的几个孩子也一般,那年长的男儿不过十一二岁,却似是一夜之间长大了,帮着母亲照看弟妹,很有长兄的风范。

“阿竞家的上前来。”曹盼开口吩咐,下头的人还没有明白叫的是谁,但夏侯惇却极快地反应过来了,轻声道:“阿衍,陛下召你们上前,快与你母亲、弟、妹上前去!”

那还小的郎君自是知道夏侯惇的,听着与夏侯惇作一揖,扶着显然有些惊讶的母亲带着弟弟妹妹一道往前去。

“见过陛下!”小朗君是夏侯竞的长子夏侯衍,他与曹盼跪下行了一礼,曹盼看着他与夏侯竞三分相似的眉目,点了点头,“朕听闻你在武校的成绩甚好,往后你想似你父亲一般上阵杀敌,还是想从文?”

夏侯衍抬起头道:“回陛下,衍愿像父亲一般,为陛下,为大魏鞍前马后,征战沙场。”

一句话,表露的是一个男儿的志向,哪怕他父亲战死沙场,他也愿意再像他的父亲一般,为了眼前的陛下,为了大魏,沐血奋战,一往无前。

“你愿承父之志,朕之幸也。你可知朕为何封你为定中侯?”曹盼这般地问。

夏侯衍铿锵有力地道:“父亲是在汉中战死的,陛下希望将来有一天,衍能够夺回汉中,也将父亲的尸身带回来。”

曹盼听着这孩子这般知她之心的话,伸手道:“三年后,你几岁?”

“十五!”夏侯衍与曹盼回答,曹盼道:“你父亲十七岁随朕上的战场,从那以后,他代朕掌部曲,训骑兵,最后朕让他驻守汉中。三年之后,朕将兴兵蜀汉,汉中之地,朕得要看你能不能你领兵为朕夺回。”

夏侯衍抱拳道:“三年后,衍必通过陛下的考验,为攻打汉中的先锋官。”

“朕等着你证明自己!”曹盼肯定地告诉夏侯衍,半点不介意让他一展才华。

“陛下,三年后,旦也想随陛下出征。”曹盼跟夏侯衍说的一番话,一旁听着激动的不知凡之,好些个十三四岁的郎君都跑了出来跪下与曹盼请命。

曹盼一眼看了过去问道:“入武校者几人?”

哑声了一片,曹盼道:“不入武校者又因为什么?”

这下更是无声了,曹盼示意夏侯衍他们退下,这才道:“武校与太学有所同亦有所不同,朕以为你们会愿意入武校的,但连武校都不进去的人,上战场,朕可不想让你们去送死。”

“陛下!”听到曹盼如此直接拒绝的话,有人不愤了,“在陛下立武校之前,不是还有很多人跟陛下上战场了吗?为什么之前的叔伯可以,我们却不行?”

“这个问题不必朕回答你们,让你那些叔伯回答你们。”曹盼这样的说来,一群小子都傻眼了。

曹洪的次子曹震直接地道:“陛下带我们上战场,那当的也是士卒,你们一个个的愿意?”

“愿意!”端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曹洪眼刀子直接甩了过去,曹盼道:“不入武校者,不能上战场,曹氏与夏侯氏的人皆是一般。从前没有武校,你的叔伯们要上战场那也是能在朕手上过得几招才行,过不了的,朕不是把人留在后头了?”

这件事提起来,一干被嫌弃过的人都脸讪讪,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叫儿子们知道了,那真是丢脸之极。

“要与陛下过几招?”有郎君好奇地问了。

曹盼一眼扫过那些都是她手下败将的人,决定要换个方式,取过一旁的杯子。“这样,谁能从朕的手里抢走这个杯子,朕就答应三年后带你们上战场。”

“陛下,我们一个一个的来?”有人一听赶紧的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曹盼勾起一抹笑容,“不,你们一起上。”

曹盼说着已经站了起来,“诸位叔伯兄长,今日与小辈们讨教一番,看看他们比起诸位兄长当年来如何?”

那些个当年作为曹盼手下败将的人,听着这话那叫一个汗颜呐!

不知是该巴望着青出于蓝呢,还是希望儿子比他们输得更惨?总之,十分的复杂!

曹盼站到了殿前,手里捧着那茶杯,“来!”

一话落下,一群都想上战场的人呐,皆与曹盼作一揖,“陛下,得罪了!”

近十个郎君将曹盼团团地围住了,曹盼道:“来!”

来就来!九个郎君相互一看,不约而同地一同出手攻向曹盼,曹盼直接将那茶杯往上一掷,一手扣住离她最近的那只手,直接那一弯,借力打力,再将一旁倒下的人抬腿一踢,再一个转身,直接出掌把人反推了出去,以一倒三,再一个横扫千军,九个人,全倒完了。

曹盼伸手接住那坠落的茶杯,一饮而尽。不过是一息的功夫啊!他们陛下的武艺大涨啊!

旁观之与曹盼交过手的人都是这样的念头。曹盼摇了摇头,“这比起诸位兄长来,差远了。”

九个人一块出手,竟然让曹盼不费一息的功夫就全都放倒了,实在是……

“不是让你们把人送进武校吗?”曹盼拧着眉头,真心是不满。曹震颤颤地道:“那不是,家里人都觉得武校嘛,就那么一回事,还不如我们留着自己教。”

曹盼听着眼刀子甩了过去,“这就是你们教出来的成果?”

曹震缩了脖子,“眼高手低,直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这样的功夫上战场,那是送死!”

面对这样的结果,曹盼是十分的不开心,毫不留情地训着曹震。偏偏哪怕已经当爹了,曹震对于威严越重的曹盼也是直不起腰。曹洪在一旁接话道:“陛下别生气,明年,待明年武校招生了,我一准把这些小子都塞进武校去。不过陛下,武校到底是什么?”

“大魏需要什么样的人,武校教了来的就是什么样的人。”曹盼如此地回答,曹洪呆了呆,倒是夏侯惇道:“如此,怎么觉得朝中那些人的注意力都在太学,而没有人注意武校?”

曹盼道:“朕要人注意做甚,只要里面的人对大魏有用,对朕有用就行。”

务实的人就是这么直接,夏侯惇发现自己被堵得一句话都说不上来,曹盼转动了手腕,朝着曹震他们那群人道:“这么多年没与诸位兄长练过了,难得今日这么齐全,来比划比划!”

刚刚看到儿子被虐已经很酸爽的人听到曹盼这么说,一个个面面相觑,曹盼道:“能挨上三拳的就有一坛梨白,依此类推。”

梨白是什么,那是酒,上好的酒啊!偏偏这酒极其难得,曹盼手中的酒遍销天下,想要喝一坛梨白,那还得看动作快不快。

人嘛,对于少有的东西总是格外的垂涎三尺的,所以,好酒的人立刻蠢蠢欲动,哪怕是曹洪也伸着手道:“陛下,我也来!”

曹仁在一旁咳嗽了一声,这都当爷爷的了,果真为了一坛酒要在儿孙面前丢尽脸面。

“反之,今天不出来过招的,明天莫怪朕让你们跑上三圈。”曹盼警告地说来,一群人心中大叫凄惨呐,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哪怕明知道是输,比起挨打现在丢了脸,还是之后再丢脸,算了,横竖都是要死的,那还是现在就死了吧。

这么个想法的人,一个个地怏怏地站了出去,曹盼指着那几个郎君道:“瞧好了!”

反应迟钝的人还不知道曹盼所指,曹仁开口道:“都睁大眼睛看好了陛下是如何将他们打倒的!”

一群已经当爹,再过个几年就能当爷爷的人呐,如今就要被曹盼拿着当教材。

“总不会都没法儿在朕手上过三招吧。”曹盼瞧着他们那生无可恋的模样,笑着问了一句,哪怕是,被曹盼那么一说,绝对是不能认的。

“那什么,陛下,要是打到了你,可不兴秋后算账的。”曹氏与夏侯氏的人加着起来那是足足十三人,曹盼这一对十三的,曹震干巴巴地说了话。

结果话才刚落下,曹盼已经一脚踢在他的下盘,直接将他的双腿分开成了一字腿,再一卷袖抽了出去,曹震晕头转向的倒下了,旁观者……

“记住,跟人打架别学得那么多废话,能说得赢的就不用打了!”

好像,很有道理啊!一群少年郎君看着曹盼眼睛已经闪闪发亮了。对于听着曹盼故事长大的人,如今亲眼看着才明白,为什么曹盼会成为传话中的那个人。

得,这会儿剩下的那十二个人已经一股脑的攻向曹盼,单打独斗无一人是曹盼的对手,那就上车轮战吧。要是像曹震那样连半点� �手之力都没有就被打倒 ,真是没脸见人了。

然而,曹盼面对这群攻上,十几年前她不怕,如今就更是了。一边打,一边训着这些个道:“下盘不稳,手往哪里打,朕教的你这么打的。”

总之,十二个人,一边挨着打,一边还被曹盼指着哪里的不是,说有多可怜,那就有多可怜!然而看在那些少年的眼里,曹盼果然是神话,太威武了,“陛下,陛下太厉害了!仁爷爷,当初咱们武皇帝也这么厉害吗?”

武皇帝,指的当然就是曹操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你轻一点可以吗[综英美]这不是正经日常国家财产[无限恐怖]黑白世界,彩色的他东宫美人顾先生,我劝你善良贵妃在民国离婚中当黑子成为审神者尾巴真的不能吃吗?如果你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