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凤凰于飞(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顾秉之除了兼任了天子老师一职,他的主要职务其实是御使大夫,这就让他在朝廷上谏言的时候肆无忌惮,有了天子老师这一层身份护着,弹劾起朝中大臣来就不在害怕的。

顾秉之本身就有一股子清正的傲气,所以朝廷如今起码在表面上是一片清明,顾秉之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当然,这也是有边疆和内阁首辅的帮扶之下,是大家的功劳。

争权夺利是必须的,但维护朝堂也是必须的。

不过如今是天子老师,也不再是顾秉之一个人。

内阁那边以及其他的朝臣担心长期这样下去,幼帝真的就被顾秉之给笼络了,现在顾秉之瞧着还算好,但谁知道日后他会不会变呢?

到那个时候,顾秉之又有和幼帝的师徒情谊,权利的欲望又变得逐渐大,那个时候可就不好再打压顾秉之了。所以在去年,也就是幼帝八岁,顾秉之单独当了幼帝四年老师的时候,内阁那边提议,让幼帝多几位老师共同授课,这样也能叫幼帝更多的东西。

嗯,当然了,大家表面上这么大公无私的怀疑顾秉之日后会变成奸臣,但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担心顾秉之日后有了幼帝的信任,权利变大了,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坏,无法与顾秉之抗衡,要被顾秉之压着罢了。

这个提议提出来之后,太后娘娘同意了。

顾秉之更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丝毫没有阻拦的就同意了,半点儿异议都没有。

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顾秉之在心里嘲讽:他们还真当给天子上课是什么好差事不成?

伴君如伴虎。

哪怕现在这只老虎,还只是一只虎崽子。

但虎崽子只要长牙了,也是会咬人的。

顾秉之已经教了幼帝四年了,幼帝如今也已经八岁,他想着这四年里幼帝点点滴滴的变化,不禁眼眸变得深沉。

言归正传,在诸位朝臣的共同心愿以及努力之下,于是幼帝的老师如今除了顾秉之之外,还分别有内阁辅臣中位次最末尾的那一位,也是最年轻的一位,还有一位翰林院学士,三位大臣共同为幼帝授课。

截止如今,三位臣子共同为幼帝授课,已经有一年之久了。

而现在,大家又有些不满了。

趁着幼帝现在年纪小,容易打动他,刷一刷感情牌谁不会啊?

当初说不能只让顾秉之一个人给幼帝授课,再给幼帝选其他老师的时候,大家都积极热情的参加过,可惜当天子的老师也是有要求的,才没那么容易简单呢,最后只挑选出了内阁辅相和翰林院学士两位。

虽然是避免了让顾秉之一个人在幼帝面前刷好感,但是帮助到了也只是另外两个人啊,更多的人都并没有享受到什么好处和实惠。

所以,现在大家灵机一动,又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给幼帝选伴读!

比起老师,让自己家的孩子给幼帝当伴读,和幼帝一起长大,那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情分可要比当老师深厚多了。

看看边疆就知道了,他就是典型的因为有和君王一起长大的情分的受益者。

但同样的,幼帝伴读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并且也是有要求的,于是大家现在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宫给陛下当伴读的名额而争吵了起来。

...

"你说什么?让安安进宫当伴读?"

顾家正堂屋里,闻芮声音不由自主的拔高了,看着顾秉之惊讶的说道,"不行!我不同意!那么多人家都争着要把自己家儿子送进去,只有多的没有少的,干嘛叫安安进宫去啊!安安才多大啊!"

此时在场的,除了顾秉之和闻芮之外,顾氏也是在场的。

这种大事,家里的三个主事人自然都要在场。

顾氏和闻芮一样,都是不赞同的,她说道:"安安如今才五岁,比圣上小三岁多,且不说两个人入学的阶段不一样,安安进宫恐怕跟不上圣上的进度,就是这年纪...也不合适呀!"

伴读伴读,都是陪伴读书的。进了宫之后,不管是读书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自然全部都是以幼帝为主。幼帝学到哪里,是什么进度,他们就跟着学,老师是幼帝的老师,可是不会将就他们的。

就算顾秉之在授课的时候,可以稍微偏袒一下自己的儿子,但圣上还有另外两位老师呢?文人相轻,他们和顾秉之的关系可是不好的哦,就别指望他们会对顾秉之的儿子另眼相看了。

学**进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伴读自然是要照顾圣上的,陪玩,陪做事。

顾淮安如今才五岁,不管是个头还是其他方面,都和八岁的孩子差距挺明显的,就算他再懂事再沉稳,到底也是个小孩子啊!那个时候,究竟是他去照顾圣上,还是宫里面要多派几个人手来照顾他呢?

当然,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宫里面太复杂了,那些宫人看菜下碟,顾氏和闻芮可不想顾淮安进宫去伺候人,吃苦受委屈呢!

其他人愿意让自己儿子进宫遭罪就让他们去呗,他们顾家不稀罕!

顾秉之揉了揉额角,看着一脸坚决的母亲顾氏和妻子闻芮,说道:"不是我想让安安进宫,而是,这件事是太后娘娘钦点的。你们是想抗旨不遵吗?"

"什么?"闻芮和顾氏异口同声,诧异的看向了顾秉之。

太后娘娘没事儿干嘛非要点顾淮安进宫当伴读啊?

顾秉之叹了口气,如果可以,他当然也不想顾淮安进宫的,可是太后娘娘叫他进宫,当着他的面儿亲自开口,让他将顾淮安送进宫给圣上当伴读的,他还能怎么办呢?

顾秉之说道:"太后娘娘说,从来都没有见过悯悯,知道安安和悯悯是龙凤胎姐弟,想来姐弟二人长的也定然非常相似,不方便将悯悯叫进宫,就让安安进宫给她和圣上瞧瞧。"

顾秉之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说让安安和圣上一起长大,通过安安,圣上和悯悯也能提前熟悉一下,免得真等到二人日后长大成亲了,明明是自幼定下的亲事,还跟陌生人似的。"

太后娘娘哪怕当时是含着笑说的,语气很是和蔼,但顾秉之依旧能听出她话里面的深意来。

顾氏和闻芮也能听出来。

如果不让顾淮安进宫,那么就该让顾有悯进宫了。

就算顾有悯不会像顾淮安身为伴读那般进宫频繁,但隔三差五的进宫一会,也足够折腾了。太后娘娘这番话的意思就是,是送儿子进宫还是女儿进宫,你们自个儿选吧!

顾氏和闻芮沉默了。

这些年里,因为顾有悯身上和圣上的亲事,她们怕外面的人对顾有悯太过注意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是对外便一直说顾有悯的身体不太好,想让她好好养养。这个时代的小孩子是很容易夭折的,小孩子年纪小,很容易被惊着,所以顾氏和闻芮她们更是很少带顾有悯和顾淮安姐弟俩出门,故而满京城的人里,除了和顾家亲近的几户人家,竟然没有几个人见过顾有悯和顾淮安。

连太后娘娘和圣上都没有见过。

——人家都说家里的孩子身子骨很弱,身体不好了,你还特意叫人家带着孩子进来,怕不是特意想折腾人家孩子吧?你好意思吗?

不过顾家会这样做,也是因为在幼帝登基了之后,有风声流传出来,说是建议太后娘娘将顾有悯接进宫里面,直接让顾有悯在宫里长大好了。

反正顾有悯身上有先帝的赐婚,注定是日后的皇后,不如现在就提前进宫,熟悉宫里面的情况,和皇上青梅竹马的一起长大,还能增加感情,顺便由太后娘娘亲自抚养,能让太后娘娘按着自己的心意来调教未来儿媳妇,让顾有悯长成她希望成为的皇后的样子。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顾有悯在宫里面,就相当于是顾家的一个人质了,让顾秉之要尽心尽力的保护幼帝;为了自己的女儿, 想来闻芮也会让自己的娘苏氏求助,让苏氏看着边疆,别让边疆胡来。

如果宫里面出了什么事儿,幼帝出了事情,那么顾有悯一定也会成为池鱼。

这个消息刚刚传出来,把闻芮吓得不行,和顾氏与顾秉之商量了一通之后,果断的放出了话,借着顾有悯生的一次小病,将病情夸大,在京城里营造出了一种顾有悯弱不禁风的印象。

宫里面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太后娘娘和幼帝自然派御医前来诊断,一来是表明自己对顾家的恩宠,对顾有悯的二心,二来也是想知道顾有悯的情况,是不是真的身体那么不好。

也不知道是该说巧,被太后娘娘派来的御医刚好在私底下和顾秉之交情不错,还是该说顾秉之谋算有道,早就料到了这么一天,提前将宫里面的人打点好了,总之那天之后,御医回去说的话都是对顾家没有害处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凤归巢:冷王盛宠法医妃废柴要逆天:邪王追妻路漫漫她来时有星光闪婚厚爱:老公请自重幸孕鲜妻:老公轻点宠天价宝宝,买一送一隐婚甜爱:神秘老公求放过隐婚萌妻:天价男神求关注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娇豪门之娇妻不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