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感觉是要他编造,准确地说是要电视台按中校长的意思编造。东学潮心里更没一点底,但只能点头答应。

中增长说:“我感觉你的文学水平应该可以,回去再突击看看这方面的书;至于你的办事水平,我感觉也不错,也算会来事。我相信你应该能把这次的事情办好。”

中校长还是第一次评价他,看来中校长对他感觉不错。东学潮表态说:“您的意思我明白了。中校长您放心,我一定多动脑筋,虚心向他们请教,给他们艮务好,让他们满意,把事情办好。如果我有什么拿不准,

我就电话请示您。”

中增长满意地点头说:“具体怎么走,你和他们联系,联系人和电话,都在这里。你一会儿就和他们联系,看他们怎么走,有什么要求。”东学潮回到家,突然想到应该拍摄的重点是中校长。不突出中校长,片子自然没有意义,中校长也会生气不满。东学潮在自己脑袋上砸一拳,骂一声笨蛋,急忙给中校长打电话。打通,东学潮说:“我进门就考虑拍摄计划,觉得您是主角,首先得计划怎么拍您。把您拍完,然后才能考虑别的。”

中增长说:“有关我的部分,他们已经拍过了,是在电视台拍的。怎么加进去,他们自有办法,你就不用管了。”

东学潮长出一气也许中校长刚从电视台拍摄回来就打电话他。东学潮一连说几声好,挂了电话。

东学潮和电视台联系,人家已经决定明天上午就走,这让东学潮有点措手不及。拍摄计划只能大概想一下,明天再和人家记者商量。然后给中校长打电话,然后联系车准备物品,忙到后半夜,东学潮才睡下。

学校派了越野车,说好了到电视台门接,女记者却突然打来电话,说东西太沉,要东学潮到她家去接。

出了城,已经是十一点。跑到郊外不远,女记者就饿了,说路边有家农家乐,土鸡土菜,也干净卫生。女记者说:“店里有句顺溜,鸡肉蘑菇垫卷子,香死十里卖酒的。”

虽然只去两个记者,但头天晚上,东学潮还是准备了足够丰富的吃喝。烧鸡熏猪蹄午餐肉,连薯条生津梅之类的都买了,喝的也从矿泉水到红牛,装了几大箱,整个后备箱塞得满满的。他和中校长到白沙滩,也没这么奢侈。这么费心买的东西,看来人家也不会喜欢。东学潮担心的是耽搁下去天黑到不了,晚上在戈壁滩行车,容易迷失方向。但他还得满足人家的要求。东学潮不知道这两个记者谁是领导。偷眼看,男记者老柴虽然一声不吭,但高傲威严得不可侵犯,加上一脸黑胡子,像黑老大也像凶神恶煞。他不吭声,就是同意女记者要吃饭。而女记者感觉有三十几岁,却娇气懵懂得像小姑娘,感觉不是领导,但气又像领导,干什么都像下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考虑别人,更不和谁商量。也只能听他们的。

东学潮更没想到的是,到了西洲市,他们就说不走了。计划是要到县城住宿的。老柴不满地说:“那个小城又脏又小,穷得什么都没有,到处都是虱子跳蚤,让人怎么住宿。”

东学潮和司机住一间屋,两个记者每人登记了一间。上去住宿时,老柴并没进自己的房间,而是连东西带人都进了女记者的屋子,好像他们就是两子。可来时并没从一个家里来,感觉也不像夫妻,老柴大概要比女记者大十多岁。东学潮的心不禁猛跳起来,感觉人家就是不一样,不愧是搞艺术的,活得就是潇洒,一般人的那些顾忌,在人家这里就不是回事。哪里像自己,活得比所有动物都拘谨窝囊。

男女记者在一个房间,这事像烙在东学潮的心里,无法抹去,时时翻腾。他禁不住一趟趟出去观察,老柴房间的灯依然黑着,女记者的房间,灯依然亮着。要睡觉时,东学潮再次出门看看,情况依旧。他再也无法控制好奇,轻手轻脚走到女记者门,将耳朵贴到上。里面传出洗澡的水声,好像卫生间的门并没关上,声音很响。突然听到女记者说你怎么不使劲,老柴说使不上,你这无底洞,也找不到支点。嗡的一下,东学潮浑身鼓胀得像充气,差一点喘出声来。他急忙跑回自己的房间,贼一样悄悄上床睡下。

东学潮的心仍跳动得不能平静。这世界,还有这样一群活宝,还有这样开放的活法。也许这才活得真正像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他,活到四十岁了,却活成了光棍一条,活成了一无所有。看来还得加紧努力,活不到人家那个份上,也要活得有个地位,有个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决定回去就和马珍珍摊牌,尽快把事情办了,然后集中精力搞事业。事业有成,即使不活得像他们一样,也要活得有尊严。至少不能像现在,在这两个畜牲面前,低三下四;而人家,根本没把你当人看,无所顾忌,随意支使,还址高气扬,好像自己是皇帝老爷。在一起鬼混,也不回避,好像你根本不是人。真他妈的污辱人!真他妈的窝囊!

突然又特别想看看这两个家伙是不是整晚都睡在一起。他爬起身,又觉得这样的心理很下流,也很无聊。但浑身就是憋得难受。侧耳听听,司机睡得很踏实。东学潮悄悄起来,溜出

男记者的房间仍然黑着,而女记者的房间也没有了灯光。

东学潮想不出他们在干什么。他突然有点痛恨那女记者,不知她有没有丈夫,如果有,丈夫肯定会比他还惨。这女人,要比万兰风流得多,一看就是个水性杨花的狐狸精,也许就是个专玩男人的破货。而且这小妖精太牛了,感觉根本看不起他,没事连话都不愿和他多说一句。狗日的牛什么,老子也是大学的讲师,马上就能升副教授,而且已经是校长的在职博士,也是校长的科研助理,等老子发达了,你上门来求,也未必理你。

回屋睡下,东学潮一下觉得自己有点像阿也太没水平。他只能长叹一声。

第二天要上车时,女记者却说这里离黑滩胡杨林不远,正是看胡杨的绝好季节,看完胡杨,再到白沙滩。

这里离黑滩胡杨林虽说不远,但也有二三百公里,而且路很难走,都是戈壁土路;再说到现在也没个拍摄计划,也无法和他们商量,也不知到时怎么拍。东学潮用求救的目光看老柴,老柴仍然面无表情,好像去哪都无所谓。东学潮清楚,他们两人是商量好的,坏主意都是女记者出的,不去肯定是不行的。东学潮想打电话请示中增长,又觉得当面请示不好,中校长已经说过了,两三万块钱他可以自己处置,而且要把记者伺候好。既然要伺候好,那就得人家说什么,就得做什么。如果伺候不好,人家不但不好好拍,拍了也不一定播出。万一说带子坏了数据丢了,一切就都完了。东学潮只好很愉快地说:“好,拍了胡杨,再拍沙漠绿化,肯定效果更好。”

整整跑了大半天,太阳西斜时,才来到离胡杨林十多里的一个小镇。

小镇是因为旅游才有的,虽说是小镇,也只有几家旅馆和饭馆,还有一些卖旅游纪念品的店铺。登记住宿时,东学潮想给两个记者登记一间房,但还是觉得问一问好。问时,女记者只笑一笑,老柴仍然一脸平静。不反对就是同意,省几百算几百,东学潮只登记了两间房。两位记者什么也没说,感觉怎么都行,一脸平淡地进了一间屋。

老柴说中午光线好,有太阳光,胡杨才有看头,磨蹭到十点多才起床出发。进一片金色的胡杨林,两位记者一下兴奋起来,两人站在边上感叹几声,然后开始拍摄。女的先是张开双臂奔跑,又娇里娇气蹦蹦跳跳唱歌跳舞,然后突然安静下来,也突然转换成了另一角色,开始缓慢地在林间漫步,老柴扛着机器跑前跑后拍摄。女记者一会儿吟诵边塞诗,一会儿吟诵田园诗,一会儿又抱住胡杨,一会儿躺倒在地上。东学潮觉得他们在拍摄一个风光片,拍成了,说不定卖给谁,说不定能挣多少钱。东学潮只默默地跟在后面,也看风景,但眼睛更多地盯在女记者的身上。女记者穿了牛仔裤,感觉腿很长,而张开长袖蝙蝠衫,又像一只轻盈跳跃飞翔的大鸟。女人活泼开朗又矜持高傲成这样,确实少见,若不是知识、地位和时尚的结合,也做不到这样自然美丽。东学潮不由得咽唾沫。

拍摄一阵,女记者问东学潮会不会爬树。和马珍珍去玩那天没爬上去,但这棵树要好爬得多,到处是枝丫,随便就能爬到顶上。东学潮突然想爬,想在女记者面前表现一下。老柴立即将机器对准他。东学潮很快就爬到了很高的一个树枝上,这时女记者站在那里兴奋地高声解说:“这棵古老的胡杨,大概有一千多年。那时,这里也许是一大片森林,我们的袓先也许还是猴子。也许这里就有成群结队的猴子,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这位同胞,仿佛也变成了猴子,也找到了在远古森林里的快乐。你看,仿佛一下返袓还童,比猴子还要矫健,很兴奋地爬到了树的最高处。”

妈妈的,老子竟然成了猴子,而且还是远古的,连现代的都不是。而他们,倒像耍猴的。东学潮的脸一下恼羞成了猴屁股,努力克制掩饰,才让自己的情绪恢复过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东学潮在心里暗暗发恨:等着吧,总有一天老子也要成为耍猴人,也要把你们赶到树上去,让你们变成真正的猴子!

返回小镇,两位记者要到纪念品购物摊上看看。摊上除了各种根雕工艺品,还有玉石奇石。看一阵,女记者看中一块黑蓝色的玉坠,说自己忘了带钱,要东学潮先垫付一下。东学潮知道什么意思,但玉石要价也高了一点,那么小一点,要一万六千块。这当然不行。但中增长说过,两三万之内他可以灵活处置。是不是中增长已经许诺了给人家买东西?是不是他们已经有过什么默契?东学潮想打电话问,看着女记者一双黑亮的眼睛盯着他,仿佛在试探考验他是不是男人。东学潮的心一下软了,心一横,开始和摊主讨价还价。东学潮一咬定六千,摊主拿着玉坠给他讲水头成色,讲做工材质。这些东学潮不懂,反正他一咬定六千。摊主不断地让价,让到九千再不肯让。只好成交。

刚要离开,老柴又看中一个根雕。根雕本身不怎么奇特,造型像一个队着的小狗,身子很像,头有点不成比例,只是树根已经变成了化石,坚硬得成了石头,而木质的纹理仍然清晰。主人一咬定一万,费了半天舌,才降到八千。这回东学潮得请示中增长,不请示,还以为他瞎说报黑账。他借上厕所打通中增长的手机,说明情况,中增长却只说了一句:“满足他们,不满足怎么办”

东学潮心里也一下轻松了。如果西府县治沙项目批下来,别说几个亿,一年就能给几千万,这点钱又算什么东西。东学潮愉快地付了款,突然想到应该给马珍珍也买一个玉坠。看一遍,一块和女记者差不多的玉坠,要价却只有一半。讨价还价一番,以三千五买了下来。

返回县城再住一晚,第二天上午来到白沙滩。

白沙滩除了白茫茫的沙子,再无一点生气,两位记者的情绪也如这沙滩,绵软得没有一点表情。拍了沙滩和那些沙棘,又让他拿了铁锹装模作样种了一下沙棘,然后就收起机器说可以了。

东学潮原以为会拍半天,至少要他说些什么,甚至要他再做一些什么,比如精心观察研究,比如挖一个大坑,比如累得东倒西歪。这些都没有。这当然不行。东学潮提出再拍一些工作场景,老柴很不情愿地扛起机器,说:“已经不少了,许多镜头我们可以从资料库中找,如果你还想拍,你自己表演吧。”

东学潮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表演,怒气却升腾得无法压制。他咬了牙拿起铁锹,很坚定地挖坑,挖出一根沙棘根,然后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然后再来到种好的沙棘前,抓住沙棘仔细观察,拿出尺子仔细测量。老柴放下机器不再拍,东学潮只好作罢。

到食堂和学生混在一起吃一顿,不管味道怎么样,总是吃过了。省事倒省事,只是见了熟人有点害羞,感觉自己像整天在食堂周围找食吃的流浪狗。东学潮走出食堂,碰上了学院的小王。小王看到他,眼神一遇,很不自然地躲过去了。小王是院办秘书,他把评职称的材料交给小王时,还特意要他关照一下。是不是评职称的事有了问题。东学潮急忙走上前,搭讪几句,问材料报没报到学校。小王为难一下,含糊地说你还是去问问院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是有了问题,他不便说,或者说不清,才要他去上一周,他把材料整理好交到了学院,由学院审批盖章后统一报到学校职称处。幸好从食堂出来碰到了小王,要不然就麻烦了。东学潮急忙往学院赶。

学院许多人还没上班,南功院长已经在电脑前忙碌了。南功的勤奋刻苦,在全校都是出了名的。东学潮在南功的对面坐下,说:“南院长,我评职称的材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南功说:“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感觉问题还不小,好像是不能评什么的。东学潮惊得说不出话来,愤怒也迅速向全身蔓延。东学潮涨红了脸说:“我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南功说:“今年学校把副教授的名额分到了各学院,咱们学院只有一个副教授名额,申报的人却有三个。学院只能按职称评定计分考核办法算分,结果白玉婷的分数最高,学院也只能报她一个人,你只能等到明年了。”

白玉婷是南功的研究生,留校后又一直跟南功搞研究,不但是得力助手,关系也是不一般。有这样的关系,南功说白玉婷得分最高,他当然不能相信。东学潮压住愤怒,说“南院长,我能不能看一看你们是怎么算的。”

南功不高兴地说:“看当然能看,不仅能看,你还可以自己重新计算南功出门将学院办公室武主任叫来,对武主任说:“东学潮怀疑我们算的有问题。你带他去,拿出上面的文件,按文件条款要求,再帮他细算一遍,看有没有回题。”

武主任点头后出了门,东学潮只好起身跟上。

武主任拿出一堆材料,将材料放在东学潮面前,说:“你是要看一看还是要再算一遍。”

看一看当然看不出问题,不但要再算一遍,还要看是怎么算的。东学潮说:“就麻烦你帮我算一遍吧。”(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相关阅读
国潮1980我的耳机能连通未来一九八一年我的1982左教授,吃药啦偏执教授野又撩万历四十八年从万历到永历万历四十六年万历1592